五年级女儿来例假 杭州有爸爸希望开设月经课

2025-10-24 16:46 来源: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作者:记者 陆颖 编辑:吴阳杰

来源:都市快报

    最近,小狮妹在一位老师朋友圈看到了一组特别课堂的照片,上课的全是女生,大家围坐在榻榻米上,每人手上都拿着一片卫生巾。

    老师手里也拿着卫生巾,她是杭州蕙兰未来科技城学校五(4)班的班主任韦燕萍。韦老师在朋友圈里写道:从身体的小变化、卫生巾的使用、日常护理的细节,把成长里的小秘密拆成轻松的知识点,看着她们从略带羞涩到认真实操,眼里慢慢亮起了“原来如此”的光。

    不少家长留言点赞:“感谢老师的用心,正确面对青春期。”“以前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说,现在她懂了,我们家长就特别安心。”

    全班只有3个孩子和家长交流

    学生错误百出

    小狮妹在学校见到了韦老师,她思维清晰,语速不快不慢,说起话来总是带着笑。

    问她为什么会上这一堂特殊的课,她说有位爸爸在班级群里发了一段话,说女儿来月经了,自己有点担心。这位爸爸回想起自己在初中时和同学嘲笑来月经的女生,深感羞愧,也觉得这和当时缺乏必要的生理教育有关。考虑到班里来月经的女生会增加,为了帮她们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消除对月经的污名化,希望学校能够开设一堂生理课,并能提供应急用的卫生巾或购买卫生巾的地方。

    “女生的妈妈这段时间刚好在国外,因此爸爸关注比较多,看得出爸爸非常细心,他的建议很好,我也有计划开设这么一堂课。当天我就给每位女生布置了作业,回去跟妈妈交流,为什么会来月经以及如何使用卫生巾。但第二天我发现全班只有三位女生和家长做了交流。经过询问,发现孩子们都有自己的顾虑:有些怕被家长说,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但更多觉得这是个人隐私,更愿意跟同学交流,因为同学有同样的经历,能懂彼此的‘不好意思’。”

    上课前,韦老师自掏腰包,买了很多长长短短的卫生巾。她把卫生巾贴在手臂上,孩子们跟着做。“我发现班上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特别是正反、长短怎么用,都不清楚,甚至有孩子说她以为像贴贴纸一样,贴在裤子外面。”

    “哦,原来是这样啊”

    小狮妹在网上输入“卫生巾”三个字,很多帖子下面都是学生在跟帖,有询问卫生巾怎么使用的,也有询问什么时候来是正常的,还有询问来月经后能不能长高等问题。

    韦老师说,一堂课上下来,同学们对生理特征、什么是月经、有哪些生理反应、经期卫生这几方面都比较感兴趣。整堂课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哦,原来是这样啊”,还有“难怪某某同学声音变哑了”“难怪某某同学最近穿了小背心”。

    “孩子们其实对于自己和同学的身体变化都有观察到,但似懂非懂,大家更喜欢隐藏起来,一旦提及就会比较敏感。比如有些孩子穿起小背心,觉得不好意思,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变化。其实我们要做的是告诉学生,这一切跟吃饭一样正常,不让自己有困扰,也学会尊重他人。”

    说起“困扰”,韦老师说学生反馈还挺多。比如有同学说,因为出现了血块,以为自己生病了,非常害怕;也有同学说,自己有时会莫名其妙不开心,容易发火,因此时常和同学的关系闹僵,事后又会内疚好久。

    在讲解的过程中,看到大家从最初的略显尴尬到“原来大家都这样”的豁然开朗,韦老师说很庆幸及时上了这堂课。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特别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会出现很多新变化,对于未知的东西,人总会感到害怕,更何况是孩子,通过自我对照,帮助他们疏通困惑,这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内容计划分两堂课来讲,接下来会给男生上《关爱青春期,男生青春期教育》,其中会涉及对女生关爱的内容。后面也会专门上一堂青春期男生女生如何相处的课程,帮助孩子们轻松度过这一段特殊的时期。”

    “当妈的不如一个AI软件”

    小狮妹问了身边的家长,发现很多人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小王今年上初一,暑期来的例假。有件事情却让小王妈妈哭笑不得:“我前几天才知道,女儿例假一个月来两次,而且是上了一个AI平台才知道。我这个当妈的还不如一个软件。”

    小王妈妈说,偶然一次看到女儿用平板电脑在网上问,一个月来两次例假正不正常,会怎么样。

    “我问女儿这个事情怎么不跟我说,她说我又不是医生,问了也白问,而且这么隐私的事情也不好意思来问。”

    对于来月经,小王还闹过个笑话。六年级时大部分同学都来了,她还没来,有些着急,经常会问自己是不是男的,有时候会对着镜子看有没有长出喉结。

    “小时候游泳时被人误认成男孩子,她一直比较反感。刚好那时候嘴巴周围长了一圈黑色的绒毛,她就更焦虑了,隔一段时间就问,怎么还不来?我跟她说晚一点挺好,可以长高些,但她却不听,甚至让我带她去医院。后来我才发现她看到网上的一种答案,说有些人外表是女孩,但某些器官是男性的。她很害怕,生怕自己是男的。”

    小王妈妈说,这个时候的孩子会特别敏感。有一次,她带女儿和朋友一起吃饭,提醒女儿不能吃冰激凌,她马上变得非常不高兴,忙提醒自己不要说。

    “要学会照顾女同学”

    楼妈妈的儿子今年上初二。她会时不时跟儿子讨论青春期的一些话题,包括女生成长方面。

    五年级时,几个同学约在一起亲子聚餐,有男孩也有女孩。聊着聊着,大家就一起嘲笑班上刚来例假的女孩,起因是课间大家看到她裤子上红了一片。

    “那时,我就觉得这个事情需要好好引导一下,我跟他们说嘲笑别人是不对的,每个人都会经历成长,而且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代表着进入了青春期。后面我们一点点展开,从男孩的变化讲到女孩的变化,我跟大家说,下次要是看到女孩再遇到这种特殊情况,可以提醒女孩用外套系在腰上,当时我还示范给大家看。我也告诉他们,必要的时候给女生倒一杯热水。女孩子不要觉得不好意思,男孩子要学会照顾女孩子。当时几个孩子都很认可。”

    楼妈妈说,后来每次儿子出现了新的变化,两人就会就这个阶段的新变化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就像看完电影相互讨论一样平常。“前两天,我自己来了例假,痛得不行,我就跟儿子讲,这个时候,我只能躺了,你要照顾我,帮我泡姜茶,给我当助手。希望从我身上,能够更理解女生。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做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告知删除!本文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