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名家:叶尚青——慧通自然

2020-06-06 15:23 来源: 看看浙江

看看浙江 知名中国书画家、美术教育家、诗人,中国画大师潘天寿入室弟子叶尚青。

    叶尚青:中国书画家、美术教育家、诗人

    中国画大师潘天寿入室弟子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学研究会名誉会长、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新四军浙江省书画院顾问

    入典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世界名人录》

     

    开蒙自年幼,生发于勤笃

    从小我就喜欢画画和书法,念中学有个启蒙老师,是上海美专毕业的董仲升先生。他教我们美术,又是班主任、语文老师,还是地下党员。从小我受这位老师影响很深。在美术上、思想上都是我的启蒙老师。记得我读小学四年级大概只有12岁,在一个笔筒上刻了“抗战到底”四个字。这是劳作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刻得很精到,老师称赞不已,要我参加学校的美术展览。自此,一直是我的心爱之物,保存至今。成为我们家、我自己的文物了,是一件已有70多年的历史的纪念品。

    叶尚青 1982年 指墨彩莲 17X23cm

    小学时代刻的笔筒“抗战到底”

    47年,我上山打游击,参加革命工作,主要搞文艺宣传,在宣传部、军管会、文工团,担任文艺宣传,也画画、写美术字、舞台装置、唱歌、演戏等。后来到浙江青年报担任文艺编辑。

    1949年 摄于温州解放时

    1950年 左起温州文工团团长陈干、艺术指导员严子璇、叶尚青

    1953年 左起青年团浙江省委宣传部长胡一元、青年报陆坚、宣传部吕荷雨、青年报朱方褒、叶尚青

    在农村青年(报刊)我待了三年多时间,主要是搞文艺编辑。如美术设计、封面设计、美术字、摄影,编辑说说唱唱、小歌剧、俱乐部等栏目,一个人兼了好几个职务。

    1953年 华东农民 封面摄影叶尚青

    1953年 华东农民 封三摄影叶尚青

    1953年 华东农民封面原照片叶尚青摄 浙江嵊县袁忠渭农业生产合作社采用小株密植插秧法之一

    1953年 华东农民封面原照片叶尚青摄 浙江嵊县袁忠渭农业生产合作社采用小株密植插秧法之二


     

    求学美院,承大师衣钵

    我在青年报工作这段时间,经常接触美院的师生,向他们组稿。这激励我报考美院,系统学习美术的决心。我们那个时候学五年,我学人物。59年我毕业留校担任人物画教师。

    后来学校里考虑,潘天寿需要接班人,从国画系青年教师中选拔人才,最后决定由我跟潘老学并当他的秘书,我非常荣幸担负起传承潘派大写意花鸟的使命。

    1959年聆听潘天寿先生教诲(右二叶尚青)

    1965年与院领导及国画系毕业生合影(前排左起叶尚青、诸乐三、潘天寿、陈陇、王欣)

    我一直跟着潘天寿先生,陪侍他赴湖州、温州雁荡山、金华双龙洞、山东青岛、蓬莱、烟台、济南、曲阜等地写生,纪游、讲学等。并且我进入了他的画室,学习书画。我整理出版的这本《潘天寿论画笔录》,其中有三篇是潘天寿先生亲自过目的。潘老治学严谨,看了之后认真修改,有的还重新抄了一遍,成为他的亲笔手稿,十分珍贵。潘老的讲课,现在听不到,但是大家可以通过这本书研究前辈大师。

    潘天寿亲笔修改的《潘天寿论画笔录》原稿之一

    潘天寿亲笔修改的《潘天寿论画笔录》原稿之二

    潘天寿先生亲笔誊写的《潘天寿论画笔录》原稿

    我自成为潘天寿先生的入室弟子后,耳濡目染、深得亲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再博学笃志、吸取众长,渐渐的有了自己的画风画格,成为气势磅礴、高华隽永,严谨简朴、诗意盎然的艺术个性。所作的系列如雄鹰、荷花、梅兰竹菊等题材的绘画作品,都体现了这些艺术特色和艺术情怀。

    当今,我已进入艺术人生的晚年时期,我期冀在有生之年继续奋进,不断求索。我曾提出:“气、韵、正、心、真、善、美”的七言诀,亦即;挥洒笔墨得气韵,全心倾注求正一。尽善完美自生活,革故鼎新精气神。

    1983年 香祖图 42X152cm

    1982年 指墨画 姣姣渔姑 67X133cm

    十年磨剑,开疆辟土

    中国的花鸟画史,历史上没人写过。为此,我从八零年开始着手准备,收集有关花鸟画的史料,准备日后写花鸟画史,填补这个空白,为花鸟画的传承做点贡献。另外我以前在跟学生讲课、或者我写花鸟画技法的时候,需要花鸟画的历史资料,但很可惜资料很少,没有系统的资料。那么要填补这段空白,你要下功夫,你要积累很多资料,我想试试看。前前后后,我大概写了10年时间。后来我拿写好的手稿去北京,征求一些专家意见,他们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得益匪浅。后经反复修改,才正式成书并于2015年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得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规划项目。现在英文版也准备付印,我非常欣喜,能通过自己的长年努力把中国数千年的花鸟画的变迁和发展脉络介绍给海外喜爱中华文明的人们。

    《中国花鸟画史》英文版即将出版

    1984年 指墨彩莲 17X23cm

    1986年 指墨画 松鹰图 字65X20cm 画65X69cm

    1987年 红莲 字60X20cm 画60X67cm

    1994年 松鹰图 84X152 cm

    2000年 碧莲净植 50X50 cm

    2014年 雄风图 66X190cm

    2016年 搏击图 66X191cm

     

    研精究微 境臻至善

    潘老对我的关怀、对我的指导,主要有这么一点很重要。诗、书、画、印,“四全”。本来讲“三绝”诗、书、画“三绝”。60年时,潘老写论画的时候,他把这个“四全”主张写进去了。他认为作为一个大学老师,要有全面的修养。不能光是画画,否则就成了画匠。现在,学诗的人少了,很遗憾。中国画讲诗情画意,学点时有好处。对老的东西,我们要继承,古为今用,但是也要有新意,新的思想境界。

    中国的指墨画,目前来说,潘天寿老先生的指墨画水平是最高了。高其佩时代画指墨画,与当今时代不一样,那时宣纸比较熟,不是很化,我们现在的宣纸渗透力很强。所以,潘老用宣纸画指墨画,要加工。用豆浆或者用胶矾加工、用牛奶加工,都可以。我现在自己加工纸,期望能画出的线条效果是似化非化、似断非断,虚虚实实、情韵无穷。画指墨画,基础是毛笔画,这是潘老一贯主张的,没有毛笔画的基础,指墨画也画不好。当然指墨画有自身的一套表现技法,需要下功夫探索,不断磨砺。

    2017年 指墨画 八哥唤鸣 39X56cm

    2017年 指墨画 小荷初露 40X54cm

    2018年 指墨画 苍鹭觅食图 106X234cm

    2018年 指墨画 新篁净植 106X234cm

    2019年 指墨画鹰睨逞威 96X179cm

     

    心系时代 砥砺前行

    最近美院,要准备搞一个网上抗疫展览,我画了几张,一张是孙悟空战疫情,还有一张是玉兰花。玉兰花是表示对白衣战士的赞美,赞美他们救死扶伤的抗疫精神。同时我又写了五十首抗疫诗。

    现在社会发展快,但社会风气有些浮躁、急于求成,这将影响我们的艺术发展。作为年轻人来说,就是要下功夫。我们在美院,学4年这是个基础,出去以后长期的工作,20年、30年,在社会上进行磨练,进行学习探讨,特别要创造自己的路子、创造自己的风格,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那是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刻苦、一定要勤奋。

    2020年 书法 抗疫诗三首 97X180cm

    2020年 指墨画 玉兰迎春图 60X115cm

(本文来源网络,仅做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告知删除!本文仅做公益分享,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