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浙江

血糖仪“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5-07-03 09:46 来源: 来源:城报 作者:作者: 编辑:陈俊男

    超70%的95后将“自身健康”列为生活重心

    虽然没患病,但要日常“控糖”

    如今,血糖仪正从医院走向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健康消费新宠。

    除了技术、价格的变化,健康观念的转变也是血糖仪销售额猛增的重要原因。现在,年轻人不再满足于生病后被动地接受治疗,而是希望通过主动的健康管理,将疾病的风险降至最低。虽然没患病,但要日常“控糖”、日常监测,防患于未然。

    《2025中国居民健康白皮书》显示,超70%的95后将“自身健康”列为生活重心,这种主动管理意识催生出“数据化控糖”热潮。

    技术迭代推动产品消费转型

    国产品牌价格较进口产品低40%

    血糖仪的技术革新正在重塑用户体验。

    传统指血检测需每日多次采血,年耗材成本最高达1.5万元,而动态血糖仪通过皮下传感器实现14天连续监测,MARD值(平均绝对相对偏差)从早期的15%降至7.5%-9.5%,达到国际主流标准。

    国产品牌的崛起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新一代产品厚度不足4毫米,重量仅2克,支持APP实时生成血糖曲线,价格较进口产品低40%。无创血糖仪的突破更具颠覆性,通过代谢热整合法实现无感化检测,与静脉血检测一致性达93.9%。技术进步使血糖仪从“医疗刚需”变为“健康潮品”。

    消费场景向生活管理延伸

    去年家用血糖仪市场规模达56.7亿

    血糖仪的消费场景正从医疗监测向生活管理延伸。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血糖仪跃居健康监测类器械销售额榜首,热销榜前10名中7个为血糖仪品牌。品牌通过“功能+社交”双驱动策略精准触达年轻用户:推出非处方动态血糖仪,强调“代谢优化”“情绪管理”等附加价值;在电商直播中设置“奶茶升糖挑战”等互动环节,带动年轻用户参与度提升200%。这种跨界联动使血糖仪成为年轻人健康消费的“基础设施”,2024年家用血糖仪市场规模达56.7亿元,占整体市场84.3%。

    健康意识催生健康管理新刚需

    超70%年轻人将自身健康置于首位

    年轻人对健康的关注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2025中国居民健康白皮书》显示,95后最注重的三件事中,超70%的年轻人将自身健康置于首位,这种想法直接转化为消费行为:2024年“双11”期间,动态血糖仪成交额同比翻倍,健康采销直播间订单量环比提升5倍。

    年轻人通过动态血糖仪记录奶茶、米饭等日常饮食的血糖反应,形成“数据化健康管理”的社交热潮。平台上,“血糖刺客”“稳糖食物”等话题讨论量激增,相关笔记超百万篇。

    慢性病年轻化倒逼主动监测需求

    我国30-39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至6.5%

    糖尿病不再是中老年专属疾病,年轻群体患病率正加速攀升。

    202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我国18-29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5%,30-39岁升至6.5%,较2010年增长超3倍。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数据显示,近两年年轻患者占比显著增加,最小2型糖尿病患者仅9岁。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指出,1990-2021年中国15-39岁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率翻倍,其中15-19岁增速最快。这种趋势迫使年轻人提前介入健康管理:动态血糖仪用户中,“糖前”群体和健康人群占比从2020年的不足10%跃升至2024年的35%。

    政策红利加速市场渗透

    月均使用成本相当于2-3杯咖啡

    医保政策和产业扶持为血糖仪普及提供强力支撑。

    北京、上海等省市已将动态血糖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部分产品自付比例降至30%以下。政策驱动下,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不足5%提升至2024年的20%,动态血糖仪单价从千元级降至100-200元区间,月均使用成本相当于2-3杯咖啡。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管理进社区”项目,更将血糖仪纳入基层医疗机构标配设备,推动年轻群体渗透率提升45%。这种正向循环,使血糖仪成为近年来医疗器械领域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做公益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权问题请告知删除!本文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